當柏林圍牆還是東西冷戰的冰冷界限時,一位年輕的法國藝術家拿起畫筆,開始在這堵分隔世界的混凝土牆上留下大膽色彩與簡約線條。四十年後,這位曾經的「塗鴉者」Thierry Noir 如今成為國際知名藝術家,而他的作品 —— 那標誌性的側面輪廓和鮮豔色彩 —— 已經從柏林圍牆走向世界藝術舞台。
今夏,富藝斯拍賣行(Phillips)將於香港和東京同時呈獻《蒂埃里 · 諾爾:尖峰時刻》(Thierry Noir: Rush Hour)展售會,也是這位柏林圍牆第一人迄今在亞洲規模最大的個人項目。
柏林圍牆上的自由表達者
開展 Thierry Noir 的藝術革命
1958 年出生於法國里昂的 Thierry Noir,23 歲時僅帶著兩個小旅行箱、一張單程火車票便前往西柏林。命運將他安置在緊鄰柏林圍牆的住所,每天都能俯瞰到在圍牆巡邏的東德士兵。1984 年,他成為第一位在柏林圍牆上作畫的藝術家,將原本佈滿反美口號與種族歧視字句的灰色圍牆,轉變為充滿鮮豔色彩的藝術長廊。
他用玩味、鮮豔的色彩為冷戰的高牆添溫,也成為柏林圍牆的一道獨特風景,他認為藝術不應該只放在美術館,而應該在街上都見到,便開始在圍牆上畫畫。由於當時的政治環境險峻,東德士兵隨時可能越過邊界逮捕他,所以 Thierry Noir 發展出了「兩個概念,三種顏色(Two Ideas, Three Colours)」的快速創作方法,以便在危險來臨時迅速逃跑。
他的藝術靈感來源多元,從畢加索、米羅到巴斯奎特與凱斯 · 哈林,音樂人如大衛 · 鮑伊(尤其是以柏林圍牆為背景的〈Heroes〉)亦對他影響深遠。Thierry Noir 在柏林圍牆上總共繪製了約 5 – 6 公里的作品,最終成為景點,甚至引來了已成名的凱斯 · 哈林前來朝聖。隨著柏林圍牆的倒塌,Thierry Noir 的作品部分被收入博物館,他本人也開始受邀至世界各地創作壁畫。
雙城共振
從 1980 年代粗糙草圖到 2025 年大型彩繪
此次《蒂埃里 · 諾爾:尖峰時刻》展售會採取雙城聯動的創新形式,將藝術家 40 多年的創作精髓橫跨東亞兩大藝術重鎮。香港展場(上圖集)聚焦 Thierry Noir 早期作品與當代創作之間的對話,首度將 1980 年代標誌性的微型頭像與為本次展覽特別創作的大型畫作並置,呈現其標誌性視覺語彙的演變軌跡。
而東京展場(下圖集)空間雖較小,但打造了一個沉浸式的體驗,從地板延伸至天花板的壁畫裝置,反映東京作為現代大都市的飛速發展與永不停歇的活力。兩地展覽都特意將案 Thierry Noir 在 1980 年代初期風格較為粗糙的實驗性作品與現今色彩飽滿、充滿生命力的創作並置,形成跨越時間的視覺對話。
「例如《尖峰時刻》講述當下的強烈感受,關乎持續變化中的生活狀態,」Thierry Noir 解釋道,「這種感受與我在柏林圍牆作畫時的緊迫感相呼應。40 年後,相同的能量依然存在,只是轉化了形式。」
對香港觀眾來說,最值得期待的亮點無疑是 7 月 18 日(下午 5 時至 7 時)的藝術家現場繪畫環節,屆時會由 Thierry Noir 本人將分享創作靈感與日常作畫過程,並在觀眾面前展示其獨特的創作風格。
對於熱愛街頭藝術、塗鴉文化與當代藝術史的香港觀眾來說,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親身感受一位見證並參與了現代歷史轉折點的藝術家,如何用色彩與線條撼動世界。
《蒂埃里 · 諾爾:尖峰時刻》(Thierry Noir: Rush Hour)展售會
日期:2025 年 7 月 9 日 – 31 日
地點:香港富藝斯拍賣行|西九文化區柯士甸道西 8 號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大樓 G/F
東京六木本富藝斯拍賣行|東京六本木 6-6-9 Piramide 大樓 4 樓
時間:香港|週一至週五 10am – 6pm (週末閉館)
東京|週一至週五 11am – 6pm(週末閉館)
Thierry Noir 香港座談會及現場繪畫:7 月 18 日(五)|5-7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