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Joan Cornellà香港个展展出荒诞黑暗社会艺术作品

在满脸笑容的人物背后,总是隐藏着令人不安的荒诞场景——这是西班牙艺术家 Joan Cornellà 作品的标志性特征。在笑与不安之间,他就像荒谬世界的清醒旁观者。自 2012 年开始,他以独特的视觉语言在社交媒体上展示作品——一个永恒微笑的角色,配以简约的画风和尖锐的黑色幽默,吸引全球观众的目光。时隔四年,Joan Cornellà 再次重返香港,在艺穗会举办个展,首次展出超过百幅纸本作品。

在这个充满社交媒体和各种审查的时代,他是如何用看似天真的笔触,揭示社会与人性最深层的黑暗的?往往身处荒诞、黑暗,甚至让人不安的他,在灿烂的微笑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想法呢?

Z:ZTYLEZ
J:Joan Cornellà

Z:你作品中那抹永恒的微笑已成为标志性符号,这个表情是如何发展出来的?为什么选择以迷因、幽默和玩味元素进行创作?
J:当我开始创作微笑角色时,我尝试了不同的风格、各种各样的绘画,并将所有作品发布到社交媒体上(主要是 Facebook)。不知为何,这种风格获得了更广泛的、更好的反响。说实话,我之前的所有作品都与幽默有关,也从没想过要创作任何严肃的作品,因为我对荒诞和幽默元素特别感兴趣,便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我的作品中。有人认为我的作品是表情包,这并非我的本意,也无关紧要。

Z:你曾分享过美国漫画南希对你有所影响,后来发展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能谈谈你最喜欢的幽默创作吗?
J:其实影响我的不只是漫画。刚开始创作时,Robert Crumb和Daniel Clowes的作品是我早期的重要灵感来源,还有很多来自喜剧演员,如George Carlin和Bill Hicks的脱口秀或表演。另外,硬核朋克音乐对我的影响也非常大,虽然可能不太明显,但确实是影响了我的创作元素之一。

Z:你的作品经常触及禁忌或批判性主题,甚至曾受到社交平台的封锁。在创作时,你又是如何在禁忌与幽默之间取得平衡?
J:有些禁忌话题,例如死亡,其实一直存在于我的作品中,但创作的主题也一直在变化。近期,我对一些看起来像扭曲之类的励志讯息更感兴趣,有点像颠覆性的广告。由于我的作品主要是在社交媒体上展示,如 Instagram 会审查任何涉及性与自杀的内容,这确实会影响我的创作,我也会调整相关的内容,但不会太多。而那些抱怨现在什么都不能说的人,通常是右翼人士,他们只是在为无法再开种族或性别歧视玩笑而抱怨。

Z:承上题,面对社交媒体的审查与限制,无疑对你的创作方式产生了影响,那你又是如何应对?
J:我认为,展示那些在社交媒体上被审查的作品,唯一的方式就是将它们放到画廊或类似的地方进行展览。虽然社交媒体的曝光率更高,但这反而让展览变得更加有趣和值得期待。

Z:事实上,每个地方、每种文化对幽默的理解都略有不同。在世界各地展出时,你有没有观察到不同地区对你作品的接受度和理解有什么差异吗?
J:直到目前为止,我发现美国观众的反应是最为强烈的。虽然其他国家可能会公开地、事先地审查作品,这很糟糕,但对于一个标榜言论自由的国家来说,美国人对某些议题的激烈反应确实令人震惊。例如,我其中一幅画了一个纳粹标志配上特朗普的作品时,便引发了许多美国人感到不满。

因此,在 Joan Cornellà 的作品中,鲜艳的色彩与灿烂的微笑往往只是表象,背后总蕴藏着对现代社会的尖锐批判。正如他所说:我们都在不幸中大笑。当我们笑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某人或某事,这其中总带有某种程度的残酷。但如果这些情境真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我想我一定笑不出来。

笑声之后,那种不适、不安,甚至冒犯感,都是源于一些难以言喻的事情,我们不应该逃避或忽视。展览中,还同时展出了Joan Cornellà的经典纸本作品,以及全新的限量版模型和6月的印刷著作WO,共收录了48幅在2016年至2025年间创作的单页漫画。

每幅作品都像是一面照耀社会的镜子,以看似天真的笔触揭示人性深处的荒谬与黑暗,必将为香港的观众带来一场既惊喜又深刻的视觉体验。

Joan Cornellà 《 》香港个人作品展 2025
日期:2025年7月11日 – 7月27日
时间:12:00 – 20:00(最后一日27/7会开放至17:00)
地址:艺穗会|中环下亚厘毕道2号
票价:港币50元 (通过扑飞网上购票)

Sign Up to Our Newsletter

Be the first to know the latest updates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 Switch to a production site key to remove this 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