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摇滚芭比:香港版酷儿音乐剧在西九文化区的创新呈现

在闪耀夺目的舞台上,假发之下的人儿眼神既坚定又脆弱,嘴角微微上扬的笑容里藏着说不尽的故事。当第一个摇滚音符撼动整个剧场,摇滚芭比(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 的魅力便彻底绽放,使这部横扫 2014 年美国戏剧奥斯卡托尼奖及多个国际戏剧大奖的传奇音乐剧,以崭新面貌降临西九文化区,诉说出一个关于身份认同、自我接纳与爱的普世故事。

这是一部真正展现摇滚精神的音乐剧,带你感受那份狂野与不羁的青春热血。── 滚石杂志

这剧目不仅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观赏体验,打破了剧场的藩篱,还在香港的文化土壤中播下了更多包容与理解的种子。而西九文化区管理局的高级表演艺术制作人(戏剧)李筱怡(Bobo),兼任创作总监、导演和编舞的林俊浩(Ivanhoe Lam),以及负责香港版剧本及歌词翻译、主演(饰 Hedwig)的郑君熾(Jordan Cheng)三人功不可没,努力携手将这部酷儿经典带到香港观众面前,并赋予它全新的在地诠释。

左:李筱怡(Bobo)|中:林俊浩(Ivanhoe Lam)|右:郑君熾(Jordan Cheng)
(图片:由西九文化区管理局提供)

就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创作世界,听听这个关于勇气、变革与真实自我的动人故事。

Z:ZTYLEZ
B:李筱怡(Bobo)
I:林俊浩(Ivanhoe Lam)
J:郑君熾(Jordan Cheng)

合作缘起

Z:西九文化区为何会将摇滚芭比纳入创作人系列节目?
B:西九创作人系列一向积极与不同背景、对各种形式和题材有独特想法的表演艺术家合作,鼓励中生代艺术家大胆实验。然而有一天,我问到Jordan对音乐剧演出的看法,他便提议了这个剧目。我觉得,他和Ivanhoe想打造香港版的构思,不仅符合自由空间的风格,也契合了创作人系列对戏剧形式实验的要求。

Z:那么,Jordan 为什么会萌生要制作摇滚芭比的想法?
J:其实在很多年前,我已经很想将这一套音乐剧带来香港,直到后来,与导演 Ivanhoe 沟通,他一口答应了,我才与西九交流、沟通,他们对这个计划也非常感兴趣,因此一拍即合。

Z:当初听到这个构思时,Ivanhoe 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I:有天晚上和 Jordan 去喝东西,在的士上,Jordan 问我能否执导 摇滚芭比,我立刻答应了,因为执导 摇滚芭比 也是我的心愿清单之一。这部剧最吸引我的是角色的背景,某些方面与我的生命故事非常相似,让我更深刻地思考自己的身份;而且这份身份是否被认同,与我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也让我更加投入地讲述这个故事,并与香港的观众建立联系。

Z:事实上,三位都曾参与不同类型的表演艺术项目,那是什么元素能吸引你们投入这次摇滚芭比的制作?
J:摇滚芭比是一个非常独特的音乐剧,也是这么多年里第一次在香港以广东话演出。
B:我想,是重塑经典的挑战。

创作过程中的启发

Z:摇滚芭比的原著剧本,触及到性别认同、自我接纳等深刻主题。在演绎时,你对角色有怎样的理解?又是如何塑造角色?
J:我相信其实变装这个概念,不单单是很狭义从一个性别变成另一个性别的定义。其实在社会中生存的每个人,每天都要变装好几次 —— 在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地位、不同的场合中,都需要变装去符合社会上的规范和期望。在外表上,当然有我背后很专业的团队去帮我实现;至于内在的部分,我经常都会在自己的日常生活、经历里找灵感。我们都曾经历过爱与被爱,被伤害甚至被背叛,只是程度略有不同,而这些的经历都可以成为这个角色的养分。我作为演员所需要做的,就是要打开自己的心胸,让这个角色进入自己,再尽我的能力,以一个完全没有任何预设立场、批判的角度去建立这个角色。

Z:排练过程中有没有哪些特别难忘的事情?这些经历如何加深你们对剧本主题的理解?
J:这个剧本有很多深刻的部分。作为主演,同时也负责制作香港版剧本和歌词翻译,面对电脑处理文本是一回事,而作为演员真实地演绎这些台词和歌词又是另一回事。因此,有很多时刻和意想不到的感动,往往是我在翻译时未必会特别注意到的,比如最细微的语气、一些停顿和沉默,既要掌控全场气氛和节奏,其实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这个剧本非常赤裸,几乎毫无保留地将真实的自己展现在观众面前,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也是只有作为演员才能感受到的部分。

I:在排练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分享彼此对前男女朋友以及过往关系的看法。在分享自己的故事时,大家都有很多反思。同时,当团队成员分享各自的经历时,我们也会被他们的故事所打动,感受到一种相互支持、理解彼此的氛围。因此,这个过程让我深刻感受到团队之间宝贵的回忆,而这些点滴也为作品注入了深厚的情感和底蕴。

Z:在摇滚芭比中,音乐是戏剧重要部分。能否分享你们对演唱这些充满力量的歌曲的感受?音乐如何帮助你们更深入地探索角色?
J:我本身就是一名音乐剧演员,用音乐来讲故事是我的职业核心的一部分。这次的音乐类型,对我来说,是很新颖的,因为我平日少唱这类型的音乐。但是,我们的音乐总监Veegay给了我很多灵感,而他的编曲,也让这部经典音乐剧在音乐上提升了许多层次,让我迫不及待想要呈现给香港观众。

Z:从概念到制作,西九文化区在这次的制作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作为制作人,又遇到了哪些挑战?
B:在制作上,我多是以联合制作的形式与艺术家合作,再根据艺术家的需要及能力进行分工和互补。然而,这次摇滚芭比的艺术家较专注于创作及制作,所以我的团队主要负责社交媒体、宣传、票务以及餐饮和场地技术等。而这次不仅仅是演出,而是一个活动——门票附加餐饮,还要符合观众和合作伙伴的期望,同时也需要达到收支平衡,确实比一般的演出更为复杂。

Z:从制作的角度,你们是如何平衡摇滚芭比中的音乐、视觉和戏剧元素,以创造完整的观演体验?西九文化区在这方面提供了什么特别的支持?
B:自由空间的场地硬件都比较完善,所以这次在音响上,绝对能够达到音乐总监及音响设计师的要求,而我们的技术团队也找到可以支持LED屏幕的单元,以配合细致且色调强烈的录像设计。

Z:西九一直致力打造多元化的表演艺术平台,摇滚芭比这类作品如何帮助拓展香港观众对剧场的认知和接受度?
B:摇滚芭比作为90年代音乐剧经典,也是cult经典。所以,西九团队在宣传上也加入历史文化介绍,如性别x历史专题:【摇滚芭比的假发与墙——我是新柏林墙,来拆毁我吧!】、【由纽约夜店到百老汇舞台:有关摇滚芭比的不只二三事】等,让观众入场前可深入了解摇滚芭比的生命由来,以及它如何成为风靡全球的酷儿标志。

Z:作为西九文化区的制作人,为什么选择会在此时、在香港呈现摇滚芭比?
B:摇滚芭比是由 Jordan 提议的,而他和 Ivanhoe 的艺术创作也迈向成熟,所以有信心所呈现的不只是一般的翻译作品,而是和他们一起重塑经典,能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观看体验。将来,西九也会继续在观看体验设计上与创作内容契合,多加尝试,不仅能够突破创作形式,也可以开拓新观众。

Z:那么,在香港舞台上诠释变装皇后,有没有新的认识和感受?与最初所期望的有什么不同吗?
J:其实变装皇后并不算是第一次出现在香港的舞台,但是一个以变装艺术为表演核心的演出,在香港就极其少见。为了筹备这个角色,我去上了不同的课程、认识了很多的变装皇后,也听了很多他们的故事和对于变装的理解。做研究时,也有机会亲身体验一次变装之后的自己是怎样,这些体验都很珍贵,我也很高兴可以将我所经历的、将变装皇后的内心世界,在舞台上传达给大家。

Z:在这次制作中接触 drag 的文化和表演,有没有如何影响了你们对性别表达、身份认同等议题的理解或启发?
I:在这个创作过程中,我有一个比较新的或深入的看法,就是在我们认识自由或表达自己的过程中,并不一定需要通过外貌来证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Drag queen 正是以一个不属于自己的面貌或形态,去展现不同的自己。所以,当我们通过这种不同的形态,便能看到自己更多的面向。我认为,这种认识自己的过程,能带来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去理解和表达自己,而不是简单直接地看到什么就做什么、说什么;而通过一些间接的方法去了解自己,反而能发掘更多可能性、探索更多有关自己的可能性。

香港的独特性与重要性

传统上,这部音乐剧多在镜框式舞台演出;而这次的创新之处在于,身兼创作总监、导演和编舞的林俊浩(Ivanhoe)和主演(饰Hedwig)郑君熾(Jordan)在大盒(自由空间)中,以演唱会形式重塑这个经典,融入更多剧场设计理念,将演出打造成嘉年华式的派对氛围,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

Z:香港版摇滚芭比与原版有什么不同?在本地化过程中,你们做了哪些特别的调整,使故事能更好地与香港观众产生共鸣?
J:我们的团队都曾为此讨论过,最后决定展现一个中、英夹杂、说话半中半英的Hedwig(角色)作为语言核心。因为这种混杂的说话方式,正是我们在香港、日常中都会听到的说话方式。我们认为这样的表达,可以使香港的观众更容易有所共鸣,使这个角色就似是大家身边都曾出现过的人。

I:除了 Jordan 的译本寻找香港的语言和语境外,粤语和英语的表达也让这种浓厚的香港双语并行文化得以展现。此外,我们还为剧目进行了重新编曲,使编曲的风格更贴近现在香港观众常听的质感,令大家能够快速融入每首歌的内容及其表达的主题;而香港版更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有许多视频作品,而视频作品中也会出现香港的影像。通过动画图像,与剧本共同构思时,观众能更容易地联想到 Hedwig 的世界。

Z:剧中探讨的性别流动性、边缘身份和自我寻找等主题,在香港的文化语境中如何被理解和接受?你们预期观众会有怎样的回应?
I:现在的社交媒体平台的开放,让每个人越来越依赖使用社交媒体去沟通。我们认识的事物确实多了,也能快速更新到最新的内容。同时,当我们面对不同的流动性或身份时,意识到现在有更多不同的模式或取向。我觉得现在香港的观众已经准备好了,因为身边的人会大胆地表达自己更多,比如取向和态度,也愿意做真实的自己,以一种能表达自己的方式展现出来。所以,我认为这是香港观众适合观看这个作品的时机,进一步思考如何欣赏或者以一种无障碍的方式与身边持不同取向的人沟通。

Z:最后能否请三位分享一下,摇滚芭比这次制作对你们的艺术生涯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J:摇滚芭比对于我作为一个音乐剧演员来说,是我在香港目前为止最大的一次突破。这个演出本身结合了摇滚乐、变装和独角戏的元素,在我的艺术生涯中,也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I:明年我就要踏入四十岁,这正是时刻让我对自己有更深的认识,并且能够自由自在地面对现在的自己。如何去创作,这正是这部作品和这个戏所探讨的主题。同时,剧本中的角色年龄其实与我相仿,这让我感觉就像是在平行时空中与角色对话。所以对我来说,这是一场在正确的时间讲述正确故事的经历。这次的演出让我重新思考如何通过讲故事来连接自己,并且如何真诚地表达故事,这也是我在此次演出中获得的最宝贵的体验。

B:这次演出前的 bar tour 热身活动,让观众能够亲眼见证 Jordan 变身为 Hedwig 的过程,再加上整晚嘉年华形式的设计,使观众可以一边看演出,一边享受美食,还有演前演后的 DJ 派对和游戏摊位等环节,非常符合 Hedwig 的主题。这种剧场观赏与体验的形式,不仅让人觉得很有趣,也与创作内容契合得非常紧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可见,这次香港版摇滚芭比不仅是一次表演艺术的尝试,更是一次文化融合与艺术突破的探索。林俊浩、郑君熾与李筱怡共同创造的是一个新的舞台体验,为香港观众带来一个关于身份、认同和自我接纳的深刻故事,同时开拓了香港剧场的新视野和可能性。

图片来源:@de_odd@deodd_gallery,西九文化区管理局
摄影师:Kent Foran @kenforan

关于Jordan
造型与化妆:Make Up For Ever Academy 非常作 @makeupforeveracademyhongkong
服装:FBMT @fbmt_official

关于Kira
outfit:@rickyywong_official
发型:@larryho_hairstylist

Sign Up to Our Newsletter

Be the first to know the latest updates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 Switch to a production site key to remove this 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