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萌芽近十年的想法,到如今斬獲 24 個國際獎項的華語音樂劇翹楚 ——《大狀王》再度啟程,將香港的創意精神和粵語文化珍寶帶上更大舞台。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與香港話劇團日前( 5 月 22 日)宣布,這齣獲獎無數的原創粵語音樂劇將於 6 月 17 日起正式展開內地巡演及香港第三度公演,由滙豐保險冠名贊助,在上海、北京和香港連續三站表演逾兩個半月。

這次巡演的首站,在上海文化廣場( 6 月 17 至 29 日)上演後反應熱烈,主辦方更特別加開兩場( 6 月 22 日及 28 日),目前僅剩少量門票;而北京天橋藝術中心( 7 月 11 至 20 日)的門票也於 5 月 13 日正式發售。而在完成內地行程後,《大狀王》將於 8 月中旬回歸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進行超過 10 場的香港演出。
「一個想法,一座城市,一部作品」
《大狀王》背後的創意力量
《大狀王》能得到如此熱烈迴響,離不開其優秀的創作團隊和精彩的故事結構,也是首齣由西九文化區(西九)委約創作、西九及香港話劇團聯合呈獻及製作的原創粵語音樂劇《大狀王》。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譚兆民形容,這是「接近十年前的一個想法,孕育了如今這部標誌性作品」,不僅代表了香港的獨特創意,還突顯了粵語的精髓和博大精深。
(圖片由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提供)
這齣音樂劇由高世章作曲及擔任音樂總監、岑偉宗作詞、張飛帆編劇、方俊杰導演、林俊浩任編排導演及編舞,並由黃逸君任舞台美學指導。演出陣容則由劉守正、鄭君熾、丁彤欣、張焱等資深演員擔綱,更在 2024 年 4 月全球公開招募,成功吸納 19 位新演員加入,包括榮獲第三十三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配角(悲劇 / 正劇)的梁仲恆及最佳音樂劇男主角的袁浩楊、還有陳書昕及邢灝等新生代實力派。
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潘惠森稱這次巡演為「我團發展的一個里程碑」,標誌著粵語作品「立根香港,放眼國際」的實力,更表示是次加入各方新成員後更是如魚得水,「為《大狀王》的未來發展注入新動力」。
文化原力 魔幻現實
《大狀王》的故事魅力
《大狀王》講述廣東狀王方唐鏡助紂為虐、多行不義,終於招來厲鬼纏身索命。為求活命,他被鬼魂阿細牽著鼻子,替阿細心上人秀秀翻案。劇中二人一鬼踏上旅途,從憎恨到原諒,千關裏撥亂反正,萬難中自我救贖。
這部作品不只是劇情精彩,其音樂更展現了多元風格,糅合粵劇、童謠、圓舞曲、古典、1920 年代百老匯風格、抒情歌、搖滾、流行民謠及佛教音樂等。舞台設計則巧妙結合古典與現代的獨特美學,足見古今中西合璧的香港文化精粹。
(圖片由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提供)
自 2022 年首演至今,《大狀王》已摘取 24 個獎項,包括 2023 年上海首屆「演藝大世界音樂劇風雲榜」的「年度優秀音樂劇獎」、「第三十一屆香港舞台劇獎」十項大獎、2024 年中央戲劇學院「歐陽予倩戲劇獎」兩項大獎、「北京 • 天橋音樂劇年度盛典」五項獎項,以及 2025 年「中國音樂劇協會年度盛典」六項獎項。
從首演、重演到如今的內地巡演,《大狀王》已經成為香港原創文化走向國際的成功範例,展現了香港文化的軟實力和創意產業的無限潛能,更標誌著香港原創力量在大灣區以及更廣闊的國際舞台上煥發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