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都曾經試過,在做夢時,覺得自己是清醒着;但醒來之後,仍覺得自己身處在夢境之內。
「莊周夢蝶」的故事,也是日本木雕藝術家土屋仁応作品的核心精神。他說,看着自己的愛寵沉睡在夢鄉時輕輕顫動四肢的模樣,不期然忽發奇想,若牠們或幻獸會做夢的話,人類是否也會存在牠們的想像中?
這充滿哲思的提問,大概是沒有答案,但他的問題,卻成為了他獨特的作品。而這位國際知名的「精靈系木雕」大師與藝術策展團隊 WAY by Way of Difference 攜手,在海港城帶來其香港首個個人藝術展「幻獸重夢」,引領觀眾踏入一個現實與幻想交織的夢幻國度。
當獨角獸與尼斯湖水怪翩然降臨,這 9 件全新淡白木雕,到底在訴說着怎樣的故事?
古法今用
佛像雕刻技藝的當代再生

土屋仁応的作品,皆以極簡而精準的線條勾勒生物姿態,搭配獨創的淡白色著色處理,使每件作品既保有木材的天然溫潤質感,又散發出超脫塵世的氣息。
事實上,土屋仁応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雕塑系,並於 2007 年取得該校文化財保存研究所雕刻保存修復博士學位,並擅長將日本傳統佛像雕刻技法與現代藝術理念完美結合,開創出獨具特色的木雕風格。在創作上,土屋主要選用檜木及樟木為材料,運用傳統佛像雕刻中的「玉眼」技法,為作品點睛;而動物眼珠則鑲嵌由玻璃藝術家田中福男特別製作的水晶琉璃珠,增添靈性光采。
他說,樟木纖維那不斷交錯的特色,很令他着迷。

更特別的是,土屋把動物分為肉食系和草食系,再用不同的水晶珠子打造出眼睛的不同效果。肉食系動物,眼睛採用的是琉璃,炯炯有神的感覺像是獵狩的眼神,集中且堅定,更具力量感;而草食系動物,眼睛則採用的是水晶,更顯清澈明亮。

他巧妙地融合日本傳統佛像雕刻技法與現代藝術理念,開創出一種獨特的木雕美學語彙;而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也讓他的作品在國際藝壇備受推崇,2023 年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的《Dream Horse》更創下個人拍賣紀錄。
幻獸的夢與現實的我
展覽起源
本次香港首展的靈感,源自於一個溫馨的日常瞬間 —— 土屋觀察到愛犬在睡夢中輕輕顫動四肢的模樣,激發了他的藝術想像,促使他嘗試從動物的視角重新審視世界,探索「現實感知」與「幻想創造」之間的微妙聯繫。
在這次展覽中,展出了 9 件專為香港觀眾創作的全新木雕作品,每一件均承載著獨特的故事與寓意,分別是《龍》、《獨角獸》、《貓》、《獅子》、《尼斯湖水怪》、《鹿》、《花龍》和《小狗》。
其中,鹿作為土屋藝術創作中極具代表性的主題,自其學生時代的畢業作品起就不斷被重新詮釋 —— 他認為,在日本山林間自由漫步的鹿,特別是那些偶爾出現在他郊區工作室附近的乳白色鹿群,象徵著超越人類定義的神秘存在。
「在日本,鹿被尊為神明的使者,深受世人敬畏;然而當牠們踏入農田,卻又被視為害獸而遭驅逐。在我眼中,鹿本該是自由的生靈,不應受任何束縛。」土屋如是說。

神話與個人記憶的交織
展覽亮點作品介紹
土屋尤其喜愛神話中的幻獸為主題,包括麒麟、獨角獸及美人魚等。他說,神話都是由人所創造出來的,在神靈、如俯視的視覺下,亦引發了他對生命本質與靈性存在的藝術思考。
展覽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包括象徵逝去愛犬轉世的《龍》,逾 63 厘米高的莊嚴身姿彷彿在傾訴生命的永恆。

兩件《獨角獸》作品,則反映了藝術家對自身創作身份的思考,土屋將獨角獸額前的尖角比喻為雕塑家的雕刻刀,共鳴於「以角為刃,雕琢未來」的意象。

另外,《尼斯湖水怪》更是充滿着土屋的童年回憶:「小時候,我的朋友們都堅信尼斯湖水怪的存在。如今相信的人越來越少,於是我用創作留存這個正在消失的傳說。」更特別的是,土屋先生說,他的名字與尼斯的名字讀音很相似,所以亦對其特別鍾情。

而《花龍》則受到藝術家自家花園裡嬌豔卻佈滿銳刺的玫瑰啟發。那些花朵嬌豔奪目,卻佈滿銳刺;而在含苞待放的玫瑰之中,土屋找到靈感,創作出這件象徵新生的、生命中美麗與艱難並存的本質。
他在繁忙的都市中,提供一處與幻獸對話、與內心重逢的寧靜空間。你又能否走進這奇幻世界中?
土屋仁応「幻獸重夢」藝術展
日期:2025 年 6 月 5 日 – 7 月 6 日
時間:上午 11 時至晚上 10 時
地點:海港城美術館|海港城海洋中心二階 207 號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