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有眼睛的洋蔥、懷舊香港與黃金幻境!油街實現共築療癒與想像,成為日常中的非日常魔法

當藝術成為日常的解藥!在香港北角一隅,油街實現藝術空間悄然展開一場感官與靈魂的盛宴 —— 以「油街焦點」為主軸,三個人、三個展覽,不僅代表了當代藝術的多元可能性,更以各自獨特的表達方式,邀請大家重新思考日常與非日常之間的界限,探索科技與自然的交融,以及追溯記憶與家族歷史的情感連結。

當藝術成為日常的解藥!在香港北角一隅,油街實現藝術空間悄然展開一場感官與靈魂的盛宴 —— 以「油街焦點」為主軸,呈獻了三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家的創新力作。

從日本藝術家豊福亮以金光閃閃的茶室與遊戲場、香港藝術家許方華以奇幻植物裝置,以及王浩然以香港情懷的復古「肥皂劇」場景,共同譜寫出一首跨越東方美學、現代科技與情感記憶的多重奏。三個人、三個展覽,不僅代表了當代藝術的多元可能性,更以各自獨特的表達方式,邀請大家重新思考日常與非日常之間的界限,探索科技與自然的交融,以及追溯記憶與家族歷史的情感連結。

《豊福亮的黃金之境》
日本美學中的香港觀察

踏入油街玻璃屋,觀眾立即被金光閃閃的《黃金茶室》所吸引。作為日本其中一位最活躍的當代藝術家,豊福亮善於以「非日常」創作理念構建大型作品,為這次在香港的首個個人展覽,他創造了一個端莊靜謐的金色空間。令人驚嘆的是,茶室內部佈滿了 213 幅由他親身體驗香港本地文化後手繪的畫作,將日常所見轉化為藝術語言;而茶室外的白色砂礫讓人聯想到日本傳統的枯山水,也形成了一個如浮島般的冥想空間。

與之相對的《黃金遊戲場》則完全是另一種體驗 —— 豊福亮將這個空間塑造成一個彷彿與現實隔絕的「非日常」遊戲室,牆壁被不同圖案與材質的布料覆蓋,四周懸掛著各種文化背景的裝飾與陳設。然而,細心的觀眾會發現,這些物品大多來自香港,而遊戲則融合了日本與本地特色。誠如藝術家的自述:「作品將呈現華麗、絢爛、靜謐,同時又紛亂的『非日常』,並通過靜與動兩種不同的表現方式,介入香港這個城市中。」

《像極了花園》
許方華的科技與自然奇幻交響

在油街倉庫2,香港藝術家許方華以西方 16 世紀流行的「藥效形象說」為靈感,創造了一系列結合藝術與科技的互動裝置。展覽化身為療癒與想像的旅程,透過會呼吸的人蔘、有眼睛的洋蔥及有牙齒的石榴等玩味十足的作品,模糊了自然、科技與想像之間的界限。

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洋蔥眼家族》靈感源自吉安巴蒂斯塔 · 德拉 · 波爾塔的木刻圖繪《植物學》(1588),藝術家將花球莖與人類眼睛緊密相連,隨著眼睛的開合,燈光流轉變幻,成為世界覺醒與存在的隱喻。而《靈魂出竅》則探索植物根莖與頭髮之間的相似性,展現如夢境般的詩意探險。

對於這次展覽,許方華表示:「展覽廳被轉化為夢幻的異世界空間,模糊了自然、科技與想像之間的界限。這個花園造就了一個景觀,邀請觀眾體驗真實與想像的過渡空間。」她的創作靈感部分來自個人的健康挑戰,通過草藥療法獲得舒緩,引發她對替代療法歷史的興趣。

《來自香港的愛》
王浩然的情感電視劇場

走進油街倉庫1,觀眾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藝術家王浩然以經典「肥皂劇」為靈感,創作了兩部短劇及重現生活場景,講述他外祖母從香港移民到美國芝加哥的真實故事。展場精心重置了拍攝場景,包括昔日的家居環境及大排檔,讓參觀者身臨其境地體驗那個年代。

《來自香港的愛:第一部分》講述王浩然外祖父母相遇與結婚的真實故事,通過收集八個孩子的記憶片段重組而成;《來自香港的愛:第二部分》則更具戲劇性,著重刻劃家族中被遺忘的角色,並結合殭屍傳說編撰虛構故事。令人期待的是,藝術家將在展覽期間利用展場佈景,繼續創作融入油街實現社區元素的第三部短劇,邀請觀眾共同參與這場關於愛、城市及人與人之間聯繫的創作。

王浩然解釋道:「1986 年正值電視劇的黃金時代,我的外祖母從香港移民到芝加哥郊區。在她生命的最後幾十年,她沉浸在電視劇的幻想世界中。」這次展覽正是藉由「肥皂劇」的形式,探索媒體形象與真實家族歷史之間的交織關係。

無論是追尋日本美學與香港本土文化的交融、體驗科技與自然的奇幻對話,還是重溫情感與家族記憶的連結,三位藝術家以各自的創作語言,邀請觀眾暫時脫離喧囂的城市節奏,踏入一個充滿詩意與想像的藝術綠洲。

《豊福亮的黃金之境》
日期:2025 年 3 月 22 日 – 8 月 17 日
地點:油街玻璃屋

《像極了花園》
日期:2025 年 3 月 22 日 – 8 月 31 日
地點:油街倉庫 2

《來自香港的愛》
日期:2025 年 3 月 22 日 – 8 月 31 日
地點:油街倉庫 1

Louyi 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