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物質》以顛覆性的視覺特效震撼全球,化妝團隊 Pierre-Olivier Persin、Stephanie Guillon 及 Marilyne Scarselli 憑藉精湛的化妝髮型設計,成功打造 Demi Moore 從煥顏回春到極致崩壞的驚人蛻變,為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覺衝擊,最終贏得第 97 屆奧斯卡「最佳化妝及髮型設計」的殊榮。
化妝特效總監 Pierre-Olivier Persin 與團隊精心設計了五個轉變階段,分別命名為「Requiem」、「The Finger」、「Gollum」、「Monstro」和「Gremlin」。每個階段都需要長達 5 至 6 小時的化妝過程,將 Demi Moore 由光鮮亮麗的荷李活女星 Elisabeth Sparkle 逐步轉化為令人毛骨悚然的「怪物伊利沙蘇」。Persin 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些轉變,既呈現角色的恐怖面貌,同時保留其優雅與悲劇性。」

為了呈現最真實的視覺效果,團隊堅持使用現場特效,運用矽膠模型、泥塑、爆破明膠頭顱等傳統技術。最具挑戰性的「Monstro」階段,需要特製的全身乳膠服,並融入多個肢體部位。為了呈現最後的血液噴射場景,導演 Coralie Fargeat 堅持不使用 CGI,團隊甚至動用了消防水管,灌注 30,000 加侖的人造血液,打造令人震撼的視覺效果。


妝容設計總監 Stephanie Guillon 對 Elisabeth 初期的完美妝容格外用心:「角色必須從美麗開始墮落,才能突顯整個蛻變過程的戲劇性」。團隊採用了大量特製的矽膠假體和專業化妝技術,讓 Demi Moore 呈現半老半少的詭異狀態,展現角色內心與外表的雙重掙扎。

Persin 透露:「導演要求保持怪物造型的女性特質,而不是單純的橡膠怪物。我們參考了《大象人》的悲劇性元素,讓整體造型既驚悚又帶有一絲優雅。」

髮型設計師 Marilyne Scarselli 則著重於 Margaret Qualley 飾演的 Sue 角色:「我們為 Sue 設計了充滿活力的髮型,展現她對生命的熱情。每個髮型都經過精心設計,反映角色的心理變化。」

Demi Moore 展現了驚人的敬業精神,每天耐心配合長達 6 小時的化妝過程。Guillon 讚嘆:「她從不抱怨,總是保持專注,這讓我們能夠完美呈現每個細節。」正正因為這份堅持和專業精神,成就了電影中最令人難忘的視覺效果,最終為《完美物質》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化妝及髮型設計獎的殊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