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炎謂女性之苦,小便頻急、尿道又痛但不能輕易和身邊人分享。皆因坊間對尿道感染有著各樣的誤會,認為尿道炎是患者衛生習慣差、性生活太密。今次找來婦產科專科于春紅醫生為大家拆解尿道感染迷思及改善方法,助降低泌尿道感染或復發機會!
女性是下泌尿道感染的易感人群
于醫生解釋,人體泌尿道可以分為上泌尿道包括腎臟、輸尿管,和下泌尿道包括膀胱及尿道。有研究顯示女性泌尿道感染細菌的機會比男性高 8 倍,且下泌尿道感染大腸桿菌引起的急性膀胱炎在女性中更常見;膀胱發炎,尿道也劫數難逃。
大部分年輕女性在一生中會經歷不止一次尿道炎,部分患者更會在 6 個月內有兩次或以上感染或一年內3次或以上感染的反覆感染。典型的下泌尿道感染症狀包括排尿困難、尿頻、尿急,及排尿時出現灼熱感、尿液混濁、小腹脹痛、甚至會出現血尿或發燒。
尿道炎有跡可循
女性比男性更有機會患上尿道炎的主要原因是生理結構有別,女性的尿道口靠近外陰、肛門等容易滋生細菌的部位,所以細菌容易從外陰和肛門走入尿道。其他較容易引發膀胱炎或尿道炎的原因還包括:
- 缺水
- 習慣性憋尿及行房後延遲排尿
- 排尿和排便後擦拭方向不正確
- 使用殺精劑避孕
- 免疫力下降,如糖尿病
- 更年期,雌激素水平降至極低,令陰道的黏膜分泌液減少,從而失去阻隔細菌入侵的保護
- 其他因素如尿道阻塞、尿道結石等
確診尿道感染不難改善 生活習慣入手
確診尿道通常透過問診,癥狀評估, 尿液檢查便可。但如出現反覆感染,便建議進行更詳細的檢查如膀胱鏡, X-ray 等。如屬輕微的感染,建議多喝水,以助排走尿道內的細菌,尿道炎有機會不藥而癒,但情況因人而異。
如果一到兩天內癥狀沒有改善或癥狀惡化, 有發燒或血尿的情況,便應盡快求診。雖然無法完全避免尿道感染, 以下建議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 每日飲用 1.5 至 2 公升清水
- 如廁後應由前往後擦拭清潔
- 行房前後進行清潔以及排尿,使用避孕套,可避免細菌入侵
- 避免穿過緊的衣服或束褲,減少細菌繁殖的機會,應多穿棉質的內褲, 保持下身乾爽
- 洗澡盡量淋浴
- 經期時,勤換衛生巾,保持清潔衛生
- 可試服用蔓越莓產品,因其含有一種能防止細菌附著在尿道壁上的物質–原花青素,有助於預防和緩解泌尿道感染。
- 維生素C 可以增強免疫系統,幫助身體抵抗感染。
- 益生菌中,尤其是 Lactobacillus crispatus,可預防復發性細菌性陰道炎,亦有臨床研究直接指出益生菌能夠預防尿道炎。
大部份的抗生素都可以治癒尿道炎。一般的治療過程需要 5 到 7 天不等。如屬於反覆感染,可服用一段時間低劑量抗生素,已停經的女士更可考慮配合賀爾蒙藥膏作治療方案。如果懷疑自己有泌尿道感染的跡象,應先去看醫生作進一步檢查,由醫生因應情況處方合適的藥物。
了解更多:婦產科專科于春紅醫生主要治療泌尿婦科疾病及其他常見婦科問題、提供專門化的微創手術。
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英國皇家婦產科醫學院榮授院士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婦產科)
香港婦產科學院院士
香港婦產科學院泌尿婦科分科認可證書
香港中文大學醫療管理學理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