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為《Vogue Ukraine》時裝總監,烏克蘭品牌 BETTTER 主理人 Julie Pelipas 是時裝周街拍中常見的人物。她擁有高佻的身型,穿搭上你不會見到大品牌的蹤影,反之,她經常重覆穿着衣物,有喜歡以 vintage 、second-hand服飾配襯,大家絕對可從她的造型中,學會如何以極簡手法打造知性造型。

但 Julie Pelipas 不甘於只成為一為時裝總監,在她的職業身崖裡,她發現現今服裝市場已充斥着過度浪費的問題,實際點說,世界流行一次性Fast Fashion供應鏈中,其生產過程對於環境有着傳播式的工業污染,在種種大前提下,Julie Pelipas 認為能改變的只有創作,升級再造技術轉型是永續社會的最重要因素。

之後 Pelipas作出了重大決定,她於2020年創立的時裝品牌BETTTER,短短四年間已成為時裝圈的重要名字,她提倡升級再造技術(Upcycled System)多於過份生產,其背後的原因很簡單,純粹為了地球村的可持續發展。品牌善用再生材料,每件BETTTER服飾都兼具風格與內涵,並跟附「Care Passport 源頭護照」,詳細記錄面料來源。

最近,Julie Pelipas親臨香港 Lane Crawford 春季OPEN HOUSE,此次活動聚焦於新銳設計師與創新品牌,展示透過對永續設計與卓越品質的堅持,並親自與 ZTYLEZ 萊個環保時尚對談。
Z: BETTTER 背後的願景其實是甚麼?是甚麼啟發你創立 Upcycling 時尚品牌?
J:我們行業中的每個參與者時不時都會有這樣的感覺『這個行業正在崩潰,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了』。 BETTTER 的概念是我在 VOGUE 任職期間在腦海中構思出來的。透過媒體大門進入這個行業可以讓你全面地了解「好的和壞的」方面。時裝行業就是這樣的製作過程:遵守舊的供應/生產系統模式,其結果就是產生過多的庫存,並且對這些服裝的潛在下一個生命週期沒有任何解決方案。然後,我們就有了那些沒人願意談論的醜陋故事,衣服被燒毀、丟棄,或(最好的情況是)永遠留在滯銷品中。我很欣賞如此多的回收業新創企業,回收業是一種降級回收,與升級回收正好相反。但我們可以做得更永續、更聰明。而最讓人吃驚的是,這個領域的參與者還是不多。升級再造作為一種方法被大大邊緣化:被視為某種與技術和長期健康發展前景無關的藝術/拼湊。所以它沒有被投資、被探索或被相信。

Z:BETTTER 的設計流程是怎麼樣的?
J:在 BETTTER,我們在重新設計的前提下進行工作,從滯銷庫存分析開始,然後我們使用專有軟體實現自動化。當我們與品牌合作時,創作過程的第一步是對品牌傳承和歷史的細緻研究,這樣當我們重新設計服裝時,核心 DNA 能夠被保留並受到尊重的重新詮釋。這種以材料為先的方法確保每件服裝都是獨一無二的,並充分利用手邊的資源。相較之下,傳統設計通常始於一個概念或趨勢,然後尋找新材料來實現這一願景。我們的流程顛覆了這個模型,強調在現有材料限制內的創造力。

Z:由於可用材料的獨特性,升級再造通常被視為生產獨一無二服裝的小規模過程,但BETTTER有多種尺寸可供選擇,使升級再造的時尚更具商業性。 BETTTER 如何成功擴大升級再造的規模?
J: 這是一種偏向更接近高級定制的小眾實踐,但是關於滯銷庫存材料的數據非常缺乏,在某些情況下,你可能會錯誤地將升級再造與復古或二手衣服複製聯繫起來。一些滯銷庫存中每個 SKU 的深度可能幾乎與全尺寸庫存一樣大。滯銷庫存的性質和規模總是不同的,這就是我們如此關注產品背後的技術的原因。這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如果沒有技術,這樣的產品就不可能擴大規模,但如果沒有產品,也不可能打造技術。因此我們兩者都做。這種模式不僅使升級再造時尚具有商業可行性,而且為其他品牌樹立了先例,證明了永續性和可擴展性可以共存。

Z:你對 Sustainable fashion (永續時尚)的未來有何意見?
J:事實上目前還沒有專門的升級再造項目,我們必須將這些知識、數據和工具傳授給有抱負的設計師。我希望推廣這種新的思維方式,並專注於利用現有材料而不是創造新材料。 BETTTER 透過繼續突破升級回收技術的界限、與其他永續品牌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以及倡導行業系統性變革來為未來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