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六月展覽 + 藝術活動】在藝術之夏,帶你探索內心深處的創意避風港

隨著陽光愈來愈熾熱,香港的藝術場景迎來一場精彩紛呈的盛宴,涵蓋多場引人入勝的展覽與活動 —— 不僅展現藝術家的多元視角,更為觀眾提供了一個沉浸式的心靈庇護所。無論是藝術愛好者還是初次踏入這一領域的探索者,六月都將成為你與創意對話的絕佳時機。

隨著陽光愈來愈熾熱,香港的藝術場景迎來一場精彩紛呈的盛宴,涵蓋多場引人入勝的展覽與活動 —— 不僅展現藝術家的多元視角,更為觀眾提供了一個沉浸式的心靈庇護所。無論是藝術愛好者還是初次踏入這一領域的探索者,六月都將成為你與創意對話的絕佳時機。

以下的精選展覽將帶大家穿越文化邊界,感受藝術的無限可能。

1.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X 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天方奇毯-伊斯蘭教與世界文明的組成」特別展覽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攜手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推出特別展覽「天方奇毯-伊斯蘭與世界文明的交織」,匯聚了 90 件珍貴文物,包括地毯、瓷器、手稿等,展現薩法維、莫臥兒與鄂圖曼三大王朝的藝術瑰寶,當中的 15 幅宮廷地毯以絲、金線及珍稀染料編織而成,更有清乾隆年間的花瓣紋地毯首次亮相,見證中伊文化深厚交流;最後還有數位互動與親子體驗專區,邀請大家親身嘗試設計,來一場探索跨時空的藝術對話。

日期:2025 年 6 月 18 日 – 10 月 6 日
地點: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尖沙咀西九龍博物館道 8 號

2. 「九龍城寨光影之旅」電影場景展覽

去年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英語:Twilight of the Warriors: Walled In)上映後,一直熱話不減,也燃起了人們對於九龍城寨的關注和追憶:大至從九龍寨城的前世今生,小到寨城內民生故事,每個都是討論焦點,印證了大家對《九龍城寨之圍城》的熱愛;政府也把《九龍城寨之圍城》部分電影場景保留下來,供遊客打卡之用。

繼在香港國際機場和舊啟德機場的 AIRSIDE 商場展出後,這座城寨又再次移師到歷史原址 —— 九龍寨城公園Kowloon Walled City Park)內舉行,以規模空前的實體場景重現,更延長展出三年,再次讓觀眾以最直接的方式體驗這段傳奇,將觀眾帶回八十年代城寨的迷宮生活。

「九龍城寨光影之旅」電影場景展覽」
日期:由 2025 年 5 月 24 日起(為期三年)
時間:2025 年 5 月至 8 月(每天上午 9 時 – 下午 7 時)|2025 年 9 月後(每天上午 9 時 – 下午 6 時)地點:香港九龍城 東頭村道和東正道交界 九龍寨城公園衙門
* 免費開放參觀

3.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
潤俠個展「Montage」

在繁忙的都市節奏中,出生於韓國的藝術家潤俠個展《Montage》,以其獨特的點、線與色彩編織出動態的藝術語言。1982 年出生於首爾的他,將音樂節奏與滑板文化的即興靈感融入畫作,創作出充滿生命力的抽象世界,重新詮釋城市與自然的律動,將我們的日常經驗化為一場流動的美學探索。作品如《維多利亞燈光》、《小巷》、《城市夜景》等,以都市的秩序與混亂為靈感,再配上五彩斑斕的點線勾勒都市夜色,宛如音符在畫布上起舞,融合東西方哲學與多元文化,更展現了潤俠對生命節奏的深刻思考,邀請觀者在每一次凝視中與作品共振,重新定義我們與世界的連結。

「Montage」
日期:2025 年 5 月 15 日 – 7 月 5 日
地點:H Queen’s|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 80 號 10 樓

4. JPS Gallery
香港藝術家組合 VASEBYSU 「Echoes of the Earth」

香港藝術組合 VASEBYSU 以切爾諾貝爾的自然復甦為靈感,通過三個互相關聯的裝置重新詮釋 1986 年核災遺址的悖論之美,包括「25 個手勢」系列以彩虹花卉記錄悲劇歷程;「英雄」以一米高頭骨雕塑致敬無名犧牲者;「Plantone」則以綠色面板呈現自然重生;還有門外的街頭花卉路牌的介入,更增添互動性,挑戰觀眾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既震撼又溫暖,絕不可錯過。

「Echoes of the Earth」
日期:2025 年 6 月 7 日 – 28日
地點:JPS 畫廊|香港中環士丹頓街 88 – 90 號地下

5. 九龍灣東九文化中心 X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夜未眠》

《夜未眠》以其創新光影設計和沉浸式體驗,將東九文化中心劇場化身為一個靜謐的歇息空間。此次展覽由藝術家伍韶勁與創作團隊共同打造,結合燈光、聲音與文字裝置,邀請觀眾走進城市不眠的內心世界。

展覽讓大家在溫暖的舞台微光中感受安神的氛圍,還設置互動環節,如數碼影像與「飛氈」AR 體驗,激發視覺與感官的多重想像。另一亮點是創意呈現的聲光交融,讓整個展場如夢似幻,為參觀者承載下片刻的靜謐與治癒。這不只是展覽,更是一場心靈的追光之旅,帶領觀眾反思在繁忙都市中如何找回屬於自己的休憩時光。

《夜未眠》
日期: 2025 年 5 月 24 日 – 7 月 31 日
地點: 香港九龍城東九龍文化中心|東九文化中心劇場 The Theatre, EKCC
(門票為 30 元)

6. VILLEPIN
「Worlds Within: Art as Refuge / 穹蒼之下:心棲象內」

門口一句古詩:「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為這場名為《高者之下:心樓象內》的展覽作始 —— 以藝術作為避風港的主題,匯聚了四位夢想家的內心世界:趙無極、費南度 · 索培爾(Myonghi Kang)、黎譜(Lê Phố)與姜明姬(Fernando Zóbel)。

在他們的筆下,動盪化為韻律,錯位轉為意 義,寂靜激起共鳴;對於身份、歸屬等複雜命題,用深沉的藝術語言作出回應 —— 如生於北京的超無極將中國傳統厚重與西方抽象自由融合,創作出浩瀚如宇宙的構圖,探索生死與根源的哲思;而馬尼拉出身的費南度 · 索培爾則以細膩線條呈現遊牧者心靈,思緒彷彿漂浮於時間之中。展覽展現了東、西方藝術的交融與個人經歷的深刻印記,讓觀眾在視覺與情感間找到共鳴。

「穹蒼之下:心棲象內
日期:2025 年 6 月 6 日起
時間:Tuesday to Sunday | 11 AM to 7 PM(Monday | Closed)
地點:53-55 Hollywood Road, Central, Hong Kong
(By appointment only)

7. 大館
「河原溫:自由之律,律之自由」

在數位社群媒體尚未誕生的年代,有位藝術家已用最簡約的手法「打卡」自己的存在 —— 他是日本概念藝術先驅河原溫,也是最早的游牧式藝術家,於大館呈獻其逝世後的全球首個大型回顧展。

展覽匯聚河原溫最具代表性的系列作品,包括《今日》、《我還活著》及《我起床》等,每一幅畫作、每一封電報或明信片都是藝術家生命的印記,展現創作者與命運的對話;還特設 1978 年河原溫訪港期間的創作專區,見證他走過香港的足跡,進一步將其全球視野融入本地語境。然而,其壓軸作品《一百萬年》則邀請觀眾直面浩瀚無垠的時間尺度,以現場朗讀形式讓這段時間長河得以被不斷詮釋與延續。

「河原溫:自由之律,律之自由」
日期:2025 年 5 月 23 日 – 8 月 17 日
時間:周二至日(早上十一時至晚上七時)|周一閉館(公眾假期照常開放,延至翌日閉館)
地點:大館|賽馬會藝方一樓展廳及 F 倉

8. M+
「楊沛鏗:別離庭」

空缸中的水痕、乾涸的水藻、運轉失靈的濾水系統 —— 當生命的載體失去其功能,留下的痕跡如何訴說關於依附與別離的故事?
M+ 與香港藝術發展局再度聯手呈獻「楊沛鏗:別離庭」,亦是繼去年香港藝術家楊沛鏗(Trevor Yeung)代表香港參加第六十屆威尼斯視藝雙年展外圍展後,作品以全新佈局回歸香港的重要展覽。

是次展覽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呈現了一間被棄置的水族店,除了有滿滿的魚缸之外,還有氣泵的聲音,使空間不是完全安靜的,配合作品《(不是真的)逃避洞》中,看着魚缸上乾涸的水藻和水痕,令人感受到一片蕭瑟;而走進作品的觀眾倒映於牆上的鏡子中,化身為魚、顧客或賣家,從而成為場景的一部分;第二部分猶如一個威尼斯的庭院,而庭院中亦佈滿了奇特的紀念碑和細節,更以《永不足夠貪婪池(施工中)》為中心。這座曾在威尼斯正常運作的噴泉,如今已停止運轉,用木板圍起的噴泉,成為時空停滯的象徵

藝術家楊沛鏗表示,透過無魚的水族箱世界,隱喻支配我們生活的社會體制,引發觀眾對缺席和依附的省思,也成為楊沛鏗在威尼斯的成功展覽回歸香港後的重要延伸。

「楊沛鏗:別離庭」
日期:2025 年 6 月 14 日 – 10 月 12 日
地點:M+ 包陪麗、渡伸一郎展廳

9. 海港城美術館
土屋仁応「幻獸重夢」藝術展

不知道大家是否都曾經試過,在做夢時,覺得自己是清醒着;但醒來之後,仍覺得自己身處在夢境之內。「莊周夢蝶」的故事,也是日本木雕藝術家土屋仁応作品的核心精神。他說,看着自己的愛寵沉睡在夢鄉時輕輕顫動四肢的模樣,不期然忽發奇想,若牠們或幻獸會做夢的話,人類是否也會存在牠們的想像中?

這充滿哲思的提問,大概是沒有答案,但他的問題,卻成為了他獨特的作品。而這位國際知名的「精靈系木雕」大師與藝術策展團隊 WAY by Way of Difference 攜手,在海港城帶來其香港首個個人藝術展「幻獸重夢」,引領觀眾踏入一個現實與幻想交織的夢幻國度。

當獨角獸與尼斯湖水怪翩然降臨,這 9 件全新淡白木雕,到底在訴說着怎樣的故事?



土屋仁応「幻獸重夢」藝術展
日期:2025 年 6 月 5 日 – 7 月 6 日
時間:上午 11 時至晚上 10 時
地點:海港城美術館|海港城海洋中心二階 207 號舖

10. 太古廣場
「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八周年-昔日中西區照片展

中西區民政事務處為大家掀開一場穿越時空的視覺盛宴,在「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八周年-昔日中西區照片展」中,以超過九十張珍貴照片將帶領觀眾從荷李活道出發,穿梭 1905 年至今,見證中西區從街巷人情到城市天際的蛻變。

焦點介紹中,分為四大章節:「生活百態 街巷人情」中,捕捉 1941 年人力車夫的日常,而「文娛節慶 精彩紛呈」則呈現 1982 年德輔道的文化盛況;「城市建築 鱗次櫛比」以 1905 年皇后大道中重現舊時風貌,「登高望遠 覽古知今」則從太平山頂俯瞰維港的世紀變遷。黑白與彩色的交替,勾勒出香港的脈動,邀請你在每張照片中尋找逝去的片段與未來的希望。

「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八周年-昔日中西區照片展」
日期:2025 年 6 月 20 日 – 7 月 7 日
時間:上午 9 時 – 下午 9 時
地點:金鐘太古廣場 L1 層 Park Court
內容:照片展覽、「猜地點」小遊戲、場景打卡點

11. 海港城 X 香港藝術發展局
「藝術.科技」展覽 3.0「燈塔」

「藝術.科技」展覽 3.0,以「燈塔」為主題,率先揭開序幕。這場展覽將前沿科技與藝術創作巧妙結合,帶來沉浸式光影體驗,探索人類與環境的深層聯繫。

「燈塔」展覽由策展人鄺佳玲策劃,聯同媒體藝術家林欣傑,以岸上的霓虹燈引領歸途,以拍岸的節奏回到心之所向,喚起香港作為港口城市的歷史記憶,焦點作品包括:互動裝置藝術,利用動態投影與聲音,模擬燈塔在風暴中的指引之光,引發觀眾對自然與科技共存的思考;展覽期間更設導賞團與工作坊,讓參與者親手探索創作過程。

藝術.科技」展覽 3.0「燈塔」
日期:2025 年 6 月 14 日 – 7 月 13 日
時間:上午 10 時 – 下午 10 時
地點:尖沙咀海港城海運觀點

Categories: Exhibition
Louyi Wong: